常報全媒體訊 記者昨天獲悉,我市已著手準備長期護理險區域試點工作。
我市在“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中已明確,“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整合現有政策,探索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負擔能力相適應的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按照政府主導、商業運作、多元統籌的機制,探索開發長期護理保險產品;政府給予補貼,個人繳費,面向社會招標由有實力的商業保險公司承辦。”
2016年,人社部發文《關于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決定在我國15個城市進行長期護理險試點。截至2018年3月,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共參與了10個省市的20個長期護理保險項目。今年以來,人保江蘇省分公司中標蘇州、南通、鹽城的長期護理保險項目。
“不能讓一人失能導致全家受累。”人保財險常州市分公司財險部經理助理陳鳴說。人保財險常州市分公司結合前期全國長護保險的“人保經驗”,積極參與試點區域長護保險的初期調研服務工作,為政府部門提供人保在長護保險方面的服務內容。在基礎服務方面,能協助政府開展長期護理服務市場調研和保險方案設計、制定標準化的失能評定體系和護理服務體系,同時協助開展定點照護機構、人員管理。“細化到機構照料或是居家照料,如口腔清潔、飲食照料、排泄照料等按照護理級別都有月最低照料次數要求。”特色服務中,人保可以提供長期護理保險管理系統和照護機構運營管理云平臺,盤活存量護理服務資源,協助打造區域“優護”平臺,后續開發增量護理服務資源,協助引導資源進駐,以保險為杠桿助力政府在養老及護理產業的管理。
據介紹,針對“智慧醫養護”,人保也有獨到經驗。山東煙臺項目就是人保獨家承辦的,也是迄今保險業獨家承辦規模最大的項目。他們開發了長期護理保險管理系統、經辦服務管理系統、定點照護機構管理運營平臺,分別供政府主管機構、經辦保險公司和定點照護機構使用,有量化的考核和評判標準,有第三方監督、評價,也有獨立的支付結算。“技術支持也是為了優化護理服務質量,家屬可以通過手機APP系統從這個平臺了解服務進度,并對服務質量進行反饋。”陳鳴說。
“這是一項政府強化社會治理的民生類保障工作。我們人民保險為人民,履行社會責任義不容辭。還是那句老話,取之于政府,用之于百姓。”人保財險常州分公司總經理汪偉說,保險業要支持地方建設,積極配合政府開辦長期護理險,提高被護理人員的生活質量。他表示,要在其他地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常州實情,探索長期護理險的“常州模式”,為實現“健康常州2030”作出人民保險應有的貢獻。
(內容來源:常州日報)